为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明确黑河湿地保护区范围,连日来,高台县湿地勘界立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此次勘界立标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规范》(GB/T 39740-2020),结合国土三调数据对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进行全面核查,通过埋设永久性标识、强化物理边界,为执法监管提供精确地理依据,有效降低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的干扰。
依托张掖市“三北”工程甘肃张掖黑河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本次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覆盖6个乡镇,300多公里边界,共埋设界桩1980个,设立界碑、标识牌各60个。旨在为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出台后续正式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摸清家底、预判方向、消除障碍,最大限度减少政策空档期和落地阻力。在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携带专业测绘设备,徒步深入保护区边界,严谨测量、精准定位,确保每一个界桩准确无误地竖立在既定位置,并对每一个选点进行细致调整和标记,为后续的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这些界桩不仅为了明确湿地的保护范围,更旨在向周边群众传递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此次勘界立标工作不仅是对湿地保护范围的明确界定,更是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一次全面巡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据。下一步,保护区将推进勘界数据入库,完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